您的位置:首页 > 格嘉菲尔案例
格嘉菲尔案例

08

2017

01

音乐城市不是口头上说是就是,应鼓励音乐人走出去

 全文2014字,阅读大约3分钟

12月4日,成都,影响城市之声-音乐产业国际论坛,音乐财经在会议期间专访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文化中心总监Carles Sala Marzal。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全世界知名文化之都,音乐旅游业发达。每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声纳音乐节”(Sonar Festival)和“春之声音乐节”(Primavera Sound Music Festival)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重要形象代表。

在支持音乐产业发展方面,巴塞罗那政府有很大一部分预算花在了各种剧院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去支持现场音乐的发展。Carles对音乐财经说:“城市管理者应当把发展重点放到音乐产业来,需要支持各种演出场地、音乐节和本土音乐的发展,这很重要。”

资料显示,“声纳音乐节”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电子音乐节,从1994年创建到现在始终是欧洲最大的音乐盛事。 每年7月中旬,全世界最引领潮流的电子音乐家都会聚集到西班牙巴塞罗纳,参加一年一度的“声纳音乐节”。届时,巴塞罗纳会变成一个前卫音乐盛典,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声色电光,热情似火。您怎么看现场音乐市场的发展?

Carles Sala Marzal:在全球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演出市场,现场音乐市场现在变得更大了,全球都是这样的情况。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各个演出市场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毕竟有些市场还是太小。在市场上艺人需要自己的专业团队和人际资源,WOMEX世界音乐博览会这样的平台就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对于能够登上WOMEX表演舞台的乐队和艺人来说,能够在现场遇到有利于你音乐事业发展的人和资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中国需要更多国际化的产业平台。每年能够参加WOMEX的中国乐队最多也就三支,也就是说,很多其他优秀的中国乐队都很难被我们所了解。

如何打造一座音乐城市?有什么标准么?

Carles Sala Marzal:确实有些城市被称作为音乐城市,不过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只有一个标签,可能同时有着美食之都、设计之都等一系列的称号,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有其侧重点。巴塞罗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文学之都,虽然我个人肯定会认为它是一个音乐城市。但是音乐城市这种东西不是口头上说是就是的,城市管理者应当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音乐产业上来,需要支持各种演出场地、音乐节,扶持本土音乐的发展。

政府的支持很重要,政府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自己国家的艺人走出去。在中国需要这样的一个机构或组织,为政府和产业创造一个合作的平台,去帮助中国的音乐人和经纪人走出国门。

例如,在巴塞罗那,政府有很大一部分预算花在了各种表演剧院,包括歌剧院,这种情况和柏林差不多。此外,我们还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去支持大型演出场地和歌剧院的发展。每年巴塞罗那在现场演出领域的预算大概有400万欧元,其中100万花在了音乐方面,支持各大音乐节和小型Club,同时也支持音乐人。

此外,在巴塞罗那现在有三个专门面向音乐人的音乐学校,这些学校不仅传授乐器的演奏,同时也指导音乐人如何管理自己的事业。有些大学也开设音乐经纪等相关专业。

音乐和其他演出内容在争夺演出场地上存在竞争吗?

Carles Sala Marzal:我觉得音乐与其他演出内容可以相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属于艺术的一部分,在同一个演出场地中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我觉得对于演出场地方来说,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晚上的演出活动与周边社区居民睡眠问题之间的矛盾,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着。如何管理演出行业是现在很多城市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